特色园林设计范园林建设BG真人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17 05:37:51    浏览:

[返回]

  我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就充分说明了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地域文化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不同的地理状况和自然景观,同时也包含了不同的地区在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民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等。而景观生长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必定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这种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景观设计被目前的园林设计领域所热衷,由此园林设计也由以往的某种特定的风格而发展成为更加富有创造力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的发展都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且会伴随着物质的生产和发展而逐渐的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该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以民族的形式产生和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同时,文化具有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也有偏重于物质和精神的区别。从广义上讲,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而所谓的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下,受到自然环境如山川、河流以及气候等原因全部或者部分交叉对于文化产生的影响。由于人的因素而对地域文化产生了或者保守或者融合的影响,使地域文化带有了人文色彩。因此说,地域文化不是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也不是特指某种社会形态或者经济条件下的物质层面的涵义,其是在地域的直接限制下,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状况的综合体现。因此,地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本土文化的沉淀,不断的创造与改变着。

  保持原有的生态基础,需要处理好滨水景观与自然板块之间的协调配置。黄河风景区地处生态脆弱带,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为的干扰,是连接自然与人类景观的过渡带。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为了确保原有的生态景观不被破坏,加强滨水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连通,这也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往往滨水地区的空间地形都比较丰富,伴有大片的过渡地带,以及纵横交错的河渠和道路等等,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景观,使其与大范围的人造绿化环境进行有效的贯通,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使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缩小,同时实现了保持原有生态基础的目的。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遇到滨水区域有古建筑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时,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给予申请和保护,尽量保持其“原址、原状、原物”,对其进行维修和保养时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另外,在对文物进行保护时,除了对物品自身的保护,还应当注重对其历史环境的保护,只有保存完好的历史环境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该古物在当时的功能和价值,鉴于此,在黄河风景区的园林设计中,对建筑带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其形式以及颜色等等。

  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当地地域文化能够充分体现的基础。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植物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整和改造,在需要进行填补时,以乡土植物作为首选,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地域风貌。

  主要包括雕塑以及凉亭和花架等。景观小品的选择,应当确保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之外,具备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风土人情。抽象的雕塑以及花架设计往往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却比生活本身更加具备观赏性和趣味性,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

  其中包括小桥,临时休息的设施,照明的灯柱等等。小桥是连接滨河两岸的通道,桥栏以及柱头等细节是最能够传递人文气息的部分;临时休息的设置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憩亭台的风格、布局及休息桌椅的细部特征是风土人情的重要展示平台。照明灯柱除了照明之用外,更能偶以一种独特风格的造型,作为独一无二的要素增添绿地景观可视别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城市都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习惯以及文化底蕴,不同的城市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基础,给城市园林建设提供独具特色的环境。现代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特色,根据不同的文化景观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格局,增强园林的可观赏性,促进地域文化特色的不断更新与创造。

  [1]广州市规划局.未来城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杨怡萌.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园林建设,2007

  岭南园林是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岭南园林反映了广东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动画面,这种将西方古典雕塑手法与中国自然山水园布局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其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据史料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在位期间,其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今广州市)大举兴宫筑苑。现存的九曜园前身就是仙湖遗迹,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尔后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

  一是按归属类型分,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等。皇家园林中南汉药洲的九曜石仍存于广州市的九曜园中。而岭南园林中保存最好的私园是番禺的余荫山房,建筑上的灰塑门楣、英石堆山、规则池岸、木雕洞罩、廊桥组合都是岭南园林的典范。二是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庭院式的小巧堪与日本古典园林相媲美,如广州白天鹅宾馆。三是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其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岭南园林构园的自然要素有山、水、石,还有建筑、字画、植物。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由自然而上升为文化的层面,如建筑的高活动面和高柱础与水涝和湿气的关系、缓屋面和台风的关系、宽檐廊与多雨的关系、高墙冷巷与高温的关系、龙形、鱼形、水草、龟、蛇、芭蕉主题与装饰的关系、塑鼓石与海蕉的关系、崖瀑潭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等,可利用则模仿自然之物之景,如有弊害则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回避或化害为利。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为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远儒性从品味上看可说是俗气,即世俗文化,它是岭南文化的主流,特别晚清以后,北方的政客官僚、江南的文人骚客、岭南的商家富豪成为三大地域园林的创作主体,岭南园林中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现。

  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最早表现于南越国皇家园林对中原园林文化的全盘吸收上,到了清代,古典园林中大量用花色玻璃,形成与江南和北方两地迥然之别,草暖公园和云台公园的西洋规划布局,以及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满洲窗都是开放性和兼容性的表现。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建筑庭院中凿池置石、周边间以四时花木点缀、配植高大乔木留荫,亭、廊、桥、舫、景门、花窗等园林建筑则穿插布局,结构精巧、色彩艳丽,空间通透开敞。为了达到既在功能上经济,又在景观上“小中见大”的效果,园景构图上常以缩小尺度的山、池、亭、桥、路等来扩大空间感觉;理水方式以聚为主,池岸较为规整;巧用景门、景窗、假山、石洞翟幌景、框景来增加景深层次;辅之迂回小径延长游览路线。园林空间组合灵活多变、过渡自然,建筑小品意境含蓄多姿。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3万m2,东北高、西南低,以快绿湖为中心,西半侧分别是木兰园、桂花园、棕榈园;南边则遍布鲜花,四季碧绿。该园以绿化造景为主,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的巧妙结合,营造一个绿色世界。全园的设计,紧扣园艺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努力营造一个浓郁岭南特色与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的园林。珠江公园通过丰富的植物群落与山体、溪涧、瀑布、湖泊、建筑的巧妙结合,突显岭南亚热带风情景色。通过运用各种造园手法,表现岭南人对自然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向世人展示岭南园林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园内依据植物生态特点和植物形态,划分为风景林区、荫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玫瑰园、百花园、湖滨区等8个主要风景区。各景点均以园林与自然的关系或地域文化的内涵来点题组景。珠江公园没有明显的空间轴线,园路以环形的空间序列来布局,通过园道和铺装小广场的组合引导,逐步展开了步移景换的游览空间。全园通过理水、建筑、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从各个方面深化了造园意境,使韵律感和节奏感较好地体现出来,让游人的感官得到适度的刺激而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使游人回味无穷。

  珠江公园的水体是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叠泉、溪涧、大的水面、瀑布组织成一个完整而又富有观赏情趣的水系。园内在原有地形上挖池堆山,有一快绿湖,不是一片开阔的水域,追求的是自然流畅的曲线型,湖边堆山结合茂密的树林,不仅给人感觉非常深远而幽静,也增加了水景的趣味性。

  建筑在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中是一个重要的成景要素,并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珠江公园的建筑设计体现了历史、人文与环境的交融。园内建筑以岭南建筑风格为主,具有岭南风格的小庭院非常有趣。园内亭多,都是岭南风格,但造型个性各不相同,有木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如抱珠楼是一个山顶观光楼,是全园的最高点,在此处可将园内美景尽收眼底。一个园林的建造成功,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策划和精心的设计施工。为了较好地体现设计意图,设计者从始至终都把握住人与自然这个主题,针对广州建园地的气候特点,对种植程序作出合理的安排,最大限度保证各种植物的最佳生态展出效果,使整个珠江公园生机勃勃。园内也有植物图案是造景的,最引人瞩目的是正对大门的草坪山坡上的植物造景,一石瓶下连接四色植物带,花像从石瓶里流出似的,形成一个花的河流,特别有趣味性。

  [1]张文英,邓碧芳,肖大威.试论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的共生[J].古建园林技术,2009(2):19-23.

  1.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1)气候气象。盐城的气候通常分为北亚热带气候和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灌溉南方为北亚热带气候带,灌溉北方为南暖温带气候带。同时由于盐城濒临黄海,也可归类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盐城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水文及植物特征。盐城市区内河流数量众多,被称为“百河之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上述河流也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同时盐城还有大洋湾湿地。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具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的植物。1.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盐城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19年,文化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淮剧和香火戏。历史名人众多,有施耐庵、陈琳、乔冠华等。

  2.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地质地貌对园林风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风景的结构布局上。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都有对应的设计方法,只有依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设计的风景园林才会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设计风格。由于盐城处于平原地带,因此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情况,让盐城的地质地貌特色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地域气候特点表面上看起来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较小,然而在园林风景设计实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各地之间的地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独特的气候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从而对当地风景园林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盐城的园林之所以面积较大并且连成一片就充分考虑到了盐城濒临黄海的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3)植物和水文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该地域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水文特色。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恰恰造就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成功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运用的淋漓尽致,由于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只有在该地域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植物和水文可以使当地的风景园林与其他地域的风景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别,避免风景园林出现同质化现象。由于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市区河流密布,同时还有大洋湾湿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把盐城的植物特色和水文特点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盐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切实的反映了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足迹,是每一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正在被人们淡忘,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中就更有必要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设计的风景园林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传承。(2)人文符号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国外的很多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因子都被很好地融入当地的风景园林中。很多名人的故居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都被很好地利用。盐城历史名人故居众多,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盐城的名人故居,从而让盐城的风景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民俗风情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由于盐城历史悠久民俗众多,特别是淮剧和香火戏是盐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是盐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充分发掘盐城的民俗风情因子,让盐城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子。(4)社会特征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特征的变化上,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情况,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地域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把当地的地域特征不断融入其中,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地域特征和文化地域特征,让风景园林设计真正具有地域特色,促进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更好更快的发展,不断缩小与国外风景园林设计的差距。

  城市园林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环境。城市园林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一个较为综合的学科,因为社会性质不同,它和观赏性园林设计还有很大的不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也日益增多。城市园林的设计直接影响城市园林建设的效果,所以城市园林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不同城市会有不同的环境文化与人文文化,所以城市园林设计的侧重点也应该不同,应该根据当地文化与特色来设计。就目前而言,虽然城市园林建设数量增多,但是城市园林设计至今还存在诸如设计理念跟不上时代潮流、内容不符合当地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城市园林设计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园林设计,就可以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环境意义,从而影响城市风貌。本文在分析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探究了城市园林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设计理念是引导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任何设计必须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做引导,城市园林设计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园林的设计与建设时,要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比如生态化设计理念。城市园林生态化就是在园林设计时融入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因素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力求在达到美的享受的同时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先进技术使得园林生态实现稳定化,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的生态可持续,最终实现城市园林景观的环境友好型,为城市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

  因地制宜是城市园林设计应该首要考虑的原则,它决定了园林的设计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与建设的资源利用程度。只有考察好当地的地貌地势以及当地周边已有的自然资源,才能更加合理的进行园林设计与规划,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低碳园林设计与建设。在当今社会,城市园林设计并没有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而是大部分都盲目的原则地域环境进行园林设计与建设。

  城市园林一般建在城市当中,目的就是凸显该城市的当地特色,并起到调节当地城市的气候,绿化环境的作用。所以说,园林文化就显得格外重要,不同国家不用地域的园林设计与建设需要与当地城市的历史与人文文化相协调,并展现出当地文化的独特性。但是在现在的许多园林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只顾追求新颖,以至于随便追求时髦,照抄别的国家与城市的园林设计理念,与当地城市的文化显得格格不入,与当地环境极为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园林设计还会造成设计与建设成本的增多,不利于低碳理念的体现。

  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不仅在于展现当地人文特色,还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可持续发展应该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所凸显。但是很多城市的园林所采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再生性能比较差且寿命不长的化工材料,并且这些化工材料极易产生有害气体和造成二次污染,使用这些化工材料与低碳设计理念相违背。绿色植物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有的适应于美观,有的适应于绿色环保。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要首先考虑绿色环保,要侧重于多选择一些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植物,这样能够尽可能最大化的进行城市园林的绿化。但是当今现状是很多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这一点,而是选择了一些外表美观固碳能力较差的植物,比如说大草坪。

  3.1生态低碳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不仅在于展现当地人文特色,还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多的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要将低碳理念和生态理念引入到城市园林的设计中,使城市园林的循环和再生功能进一步增强,增加二氧化碳等废弃的吸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资源的使用。

  因地制宜原则决定了园林的设计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设计与建设的资源利用程度。只有考察好当地的地貌地势以及当地周边已有的自然资源,才能更加合理的进行园林设计与规划,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低碳园林设计与建设。另外,“适地适树”的原则也应该在植物选择方面进行遵守,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的生态绿化作用,应该尽可能多的种植一些像相关的垂柳、木荷、夹竹桃等固碳能力强的植物。

  保护城市园林的多样性是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的一大趋势。环境的多变性与景观的多样性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一方面能够有助于游客尽快融入城市园林的氛围,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园林的生态理念及人文特色被游客所吸收。所以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多样性特色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园林具有地方特色。要想增添城市园林建设的升级与活力,可以适当的增加水体景观。与此同时,水体具有调节气候和周边环境湿度的作用,充分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加入水体景观,不仅能够对于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具有一定作用,还能够最大限度的给大众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使城市园林成为休闲度假的良好去处。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建设也日益增多。但是就目前来说,虽然城市园林建设数量增多,城市园林设计至今还存在诸如设计理念跟不上时代潮流、内容不符合当地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针对因地制宜没有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有所体现、没有考虑与环境相协调、建筑材料和植物种植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在园林设计中严格把握生态低碳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和营造植物群落、保护多样性和文化艺术性等重要原则,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促进其发挥经济和生态效益。

  [1]张宏民.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J].安徽农业科学,2005(3).

  [2]牛晓梅,孔爽.建设城市园林再现生物多样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2).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园林建设应用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比如,艺术、哲学。在园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种自然元素逐渐应用到其中,比如,建筑、花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充分其想象力、创造力,使毫无关联性的艺术、技术完美融合,创造出别样的园林景观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由于传统园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园林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使二者的融合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使现代园林设计能够顺应时展的客观规律,也能使传统元素更好地传承。因此,笔者以园林设计为媒介,对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予以对应的探讨。

  在园林设计中,想要使传统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相契合,需从实际出发,对传统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设计思想方面。就传统园林设计作品而言,很多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充分展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气息,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由于民众过分相信迷信,使当时所设计的园林景观大都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利于园林事业的完善。二是,功能方面。对于传统园林设计来说,观赏型使其具有显著特征。因为当时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一些少数人服务,比如,宫廷。三是,空间方面。在空间尺度方面,随着传统园林的不断发展,园林内的活动增多,具有更多的功能。随之,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到其中的景观建筑物也不断增多。以此,传统型园林设计所具有的空间尺度不断扩大。四是:传统园林设计内容方面。山水等自然景观是其核心的设计元素,而自然景观、建筑物之间的融合已成为传统园林设计的一大特色。但这些设计风格并不能使景观建筑所具有的功能得到更好地呈现。随着时代不断演变,传统园林设计虽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分融入人为因素,忽视自然景观的作用,使所设计的园林作品缺乏一定的自然趣味性。此外,以元素堆砌形式的造园较为普遍,没有对园林植被的栽培引起重视,不能更好地呈现对应的自然景观意境。

  就现代园林设计而言,以多个领域基点,比如,植物、美学,以传统园林设计理念为纽带,改造自然环境的思维过程,加以应用的对策。对现代园林设计来说,它不同于传统园林设计,BG真人主要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园林设计的目标对象,更为广泛。其次,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最后,用于其中的材料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现代园林景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各方面的客观需求,还为园林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做好铺垫。

  第一,在传承传统园林设计时,需要尊重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特点。具体来说,所设计的园林作品在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具有其现代社会的特征。第二,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细节、实用性。对于二者的契合来说,需要同时展现二者不同的特点,也要能够满足新时代社会群众各方面的需求。由于传统园林设计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注重园林设计的细节,需要把它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这样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大众。第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很多自然景观都是自然景观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巧妙结合。以园林中的假山为例,它是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元素,但它并不完全属于自然景观。主要是因为它是施工者精心雕琢的结果。以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为例,它也是施工者的“刻意安排”。因此,在二者契合过程中,现代园林设计需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尽最大可能使园林中的景观呈现出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展现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下面便是现代园林设计与古代园林设计契合的景观图。

  总而言之,在园林设计中,现代园林设计和传统园林设计契合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必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使我国园林建设事业发生质的转变,拥有全新的面貌,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但在二者融合过程中,需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不断突破与创新,这样才能使融合的园林设计具有更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也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征。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风景园林中运用了许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颖的设计想法,因此我国的风景园林越来越丰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些园林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政绩的表现内容,设计时忽略了地方的特色,只是一味的模仿,造成了中国如此之大,风景园林建设却越来越单调化、一致化。特别是由于经济的发展,跟上这个时代大潮的农村,本身地域特色较为显著,但仍然存在这个问题,很多园林做成了城市园林的缩小版,失去地方特色、传统和灵魂,缺乏生命力。

  地域通常指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性。[1]地域必须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融合,地域特色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当地的地域文化,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比如我国南北自然风光的大为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因此这应该在地方风景园林设计上表现出来,尤其是至今保留地方特色较好的农村地区。地域的自然特征包含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不同的自然特征形成不同的风景园林类型,这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地形类型包括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形地貌多样且复杂,一定的地形地貌影响当地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风景园林的设计应该遵循这一特征,比如在平原园林设计中应表现出平原的平坦广阔,山地的园林建设应凸显山地的弯曲起伏。再者城市园林多是建设在视野开阔、地形特征较好的地区,园林的建设受地形地貌的影响相对农村小很多。

  我国农村聚居大多分散,园林的建设更加依赖于地形地貌,可以依山而建,傍水而依,突出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的影响。而不应处在平原地形却一味模仿山地园林的造型,盲目的建造假山等,既造成经费的超额支出,还失去地方特色。在经费不足的农村,更应因地制宜,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建设园林,既节省资金,又体现地方特色灵魂。BG真人这样才更具有地方吸引力。

  气候差异是造成地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它影响地域的水文特征、生物特征,甚至地形地貌等。水文在我国的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例如我国南方园林的面积较大,而且植被茂盛、河流众多,这是与南方炎热的天气息息相关的,植被较多可以起到遮荫防晒的作用,这是气候水文的影响;再者被称为“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用江南”的苏州园林,这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是密不可分的;另外北方比如泉城济南,有着72名泉,这是地方特有的奇特水文特征,因此济南很多的园林建设体现这一特征,将泉水的特色突出;最后比如南方农村,很多是傍水而依,在建设风景园林时,可以将河流纳入园林建设中,既可以保护水域,又可以为村民提供休息娱乐场所,将地域特色融合到风景园林的建设中。

  气候、地形、地貌不同,土壤也就不同,比如东北黑土、华北黄土、南方的红壤,这些都影响到各地域植被的不同,而且植被在园林建设中必不可少。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建设中所需要的一切植物材料,包括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我国的植被特色主要体现在南北差异上,例如北方因为四季分明,著名颐和园一般都有常绿针叶林,在冬季可以形成 “松涛”、“大雪压青松”等给人以壮美的视觉享受,这样可以弥补冬季北方普遍的植被枯落,在颐和园一般是以种植落叶林为主,春季的嫩芽抽枝以及五彩绚丽的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枫叶红一片,每个季节给人不同的感官享受。而南方比如海南海口著名的园林万绿园,多是浓郁神秘的热带雨林、多彩繁茂的花草树木和随风摇曳的椰子树叶,这与北方的园林植被是大大不同的。

  在农村,农作物是农民生活的基础,因此农村的园林建设中,更多体现地域农作物的特色,根据农作物的特色,建设观赏性园林。既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又可以做到观赏和生产的结合。比如南北方农村园林建设可以种植当地的果树。

  历史遗迹是人类在地域上活动和作用留下的种种印记。[3]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传承的历史印记,历史背景影响着园林的建设,由于历史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有利于推动当地风景园林的发展和创新。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就应体现地方的历史文化,挖掘出历史信息,提炼出特有的历史文化,综合规划历史风景,使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与地方的历史文化相符合,最好能将地方历史遗迹纳入风景园林建设中,将大大增加园林的价值和历史底蕴。

  例如,较为开放城市的园林建设多吸取海外的文化,更多体现现代性,这也代表这个城市的历史开放性;与开放性不同的浙江楠溪江畔,坐落着许多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今天仍保留着古代文化的痕迹,村寨在布局规划、建筑风格、楹联碑记等方面展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我国的园林设计有着很大启发和借鉴。

  人文从社会的角度讲可以认为是社会的精神面貌以及道德修养,由于地域不同,地方文化也不尽相同,园林设计应体现地方人文特征,人文是一个地方风景园林设计的文化灵魂,也体现风景园林的文化看点和文化吸引力。我们应通过人文风景园林的建设来团结当地人心,增加人们对地方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来推动地方性园林的建设,增加园林对于外界的吸引力。从古至今人们就认识到人文对园林建设的重要性,比如人们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建设有体现儒家特色的孔府、孔庙。再者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园林建设体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

  由于农村多比城市保留民风民俗,人文特色更加突出,因此地方性的农村园林建设应该以人文作为重点,通过一个地域的风景园林,人们可以领略地方民风、民俗。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当地的特色,比如园林设计中加入地方名人的塑像和地方风俗建筑,来增加当地人们的自豪感。

  鉴于地域特征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的问题,来确保建设极具地方特色的风景园林。

  地域的自然特征影响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应体现在园林设计中,而在园林设计中应做到与地域自然特征的和谐,保护自然特色,比如在园林建设中的植被,应注意引进的植被不破坏地方的环境,不应影响到原有环境的平衡。

  另外在农村,田园风光是农村的特色,在风景园林设计时应注意规划体现农耕文化的地域景观特色,规划保留山村和田野。可以让来自城市的人们认识自然风光,体验农村的耕作和乡村生活,这样也保留了一定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模仿城市园林建设造成的生态破坏,做到了园林设计与地域自然环境的和谐。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着重体现地域人文的关怀,加入民俗特色和历史文化印记,这些都会增加园林的价值。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人文要合理保留和利用,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古迹,加入民俗风情,并增加新的内容,做到创新,使整个园林具有生活气息和地域历史特色,展现人文关怀。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我们要重视地域特征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要做到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地方特色。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园林建设不再单调,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地域特色浓厚的农村,更不能忽视地域特色,要做到既保护地域特色,又促进农村的发展。应做到与地域自然环境的和谐以及人文的关怀,地域特色的加入会大大增加园林的价值和风采。

  [1] 熊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05):171--176.

  [2]李岩.突出地方特色的风景园林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99.

  地域性文化是一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随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发生了显著的不同,即地域性文化差异。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够展现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还能对当时的经济和政治起到推动的作用。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民族性,并且是以整体的方式来不断融合和发展的,从而形成一种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为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高,在对一个区域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人们迫切希望其地域性的文化能够在园林设计中充分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该区域的文化内涵、生活品味及审美观念等。园林设计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给居民带来一定的荣誉感,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从整体来看,将园林设计和地域性文化进行融合,建设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园林和提升这一区域的文化和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下,园林设计的主要问题就是设计思路的照搬照抄,导致最后所有的设计内容大同小异,雷同版本过多,缺乏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而如果将地域性文化与设计进行融合,就会为设计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还能提高园林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园林设计者,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路和设计亮点才能博得人们的青睐。如果一味追求模仿优秀的设计,最终并不能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只能是别人的翻版,最终会被人们所抛弃。

  在地域性文化和园林设计理念相融合时BG真人,园林设计者要注意,将地域性文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凸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还能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设计能力。同样在设计中,各种物质文化的融入可能还会带来冲突感和矛盾,这时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为了全部融入而忽略人们的实际需求。例如在对浙江省绍兴市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只需要把兰亭文化在设计成果中重点展现出来。因此,最终所呈现的设计作品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地域性文化通过园林设计展现给世人,这样既能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又能展现出优美的园林设计效果。

  将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文化进行结合,可以作为园林设计的一大亮点。同时,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参考当地的文化还有融入这个时代的先进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出来的成果,才能与时俱进BG真人。可以让人们以一种现代的眼光去欣赏具有现代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园林,把这种地域性文化赋予了一定的现代色彩,并通过园林设计成果展现出来,这同样也是园林设计的一个新思路。

  总之,地域性文化是通过时代的不断发展而积累的成果,能体现出因差异性所产生的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模仿、照抄现象严重等,使得不同区域的园林设计成果相似,而将地域文化与园林设计相融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现状,为当地的文化推广和园林设计作出重大贡献。因此,园林设计应充分推广与应用将地域性文化和园林设计相融合的设计思路。

  艺术具有穿透人类灵魂的能力,在创造的同时重新认识其本身,园林设计是以设计为基础且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项目,是园林设计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艺术。

  我们知道现代艺术是美的结合,美的象征性手法运用,现代艺术影响现代园林设计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其次,现代艺术使得园林设计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最后,园林设计能够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

  园林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为美的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模仿自然生成的景观。不管是古典的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表达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关系。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天地万物为元素来进行设计都要围绕自然,尽量回归自然,这也是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大优点,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也应当传承下去。

  园林设计应当时刻考虑到园林与周边现代建筑物的匹配度以及园林周边的人文环境,毕竟现在时代不同,建筑风貌发生变化的时候,园林设计就要跟随当代艺术的潮流设计入流的园林。当然园林设计也要考虑园林周边的交通状况和人们的社会习俗,甚至也要兼顾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另外,设计师也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形象、材料质地和色彩有不同的偏爱或禁忌,这些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时代性,创作出与时俱进的园林作品。

  园林设计应当考虑当代艺术的流行趋势,人们的喜好,了解人们对于园林真正的需求。设计理念应当偏向当代艺术前沿思潮,往往前卫而又独具风格的设计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园林设计应当遵循现代艺术的别具一格,严格把握前沿脉搏,打造出具有前卫色调搭配的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师应当大胆地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富于实践,在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往往这样总是会收获到不同凡响的效果。试验是对前人的批判性地继承,全面继承前人总是会一成不变,而彻底推翻前人又显得更加不成熟,因此,设计师通过试验性地加入现代艺术中的各种手法,将真正的艺术通用化,能够给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新的亮点。

  园林设计可以加入一些适合本国、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元素,比如,中国园林往往可以加入中国元素为园林加入标志性色彩。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包括中国剪纸、中国戏曲脸谱、中国书法、中国武术等,将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元素加入到园林设计中,相信中国园林一定能够收到园林爱好者的特别青睐,这也许是每一个设计师比较喜欢的创作手法。

  首先,在与西方园林文化共同成长的今天,中国园林的设计想要在国际园林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应当做到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敢于吸收西方园林设计中有益于中国园林设计的精华元素,并且加以应用,当然比较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舍弃。同时,中国园林本身所拥有的优点和特色一定要传承和发展,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真正地将中国园林推向世界。

  其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正确地处理好现代艺术性与民族特色性的关系,使现代中国园林的整体精神引申到人类普遍关心的意念上。合理应用现代艺术特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可望像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那样再度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继续出色地引导国人以积极的态度与大自然交流,与优秀的文化交流,与先进的科技交流。

  最后,现代园林的发展前景是广阔和多元化的,应该感谢我们生活的这个处于国际一体化的时代,这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准。它需要一些设计师在接受不同文化之间横向联系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的纵向脉动,发掘中式园林中的精髓,在景观设计中得以应用和发扬,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

  园林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熟的园林设计往往是文明社会发展最完善、最复杂的人工艺术,它涵盖了相当数量的知识、经济和物质资源,它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期望,使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受益。当然作为现代园林的设计,真正将现代艺术运用到园林艺术设计中来,将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前卫化,这也是每一个当代园林设计师们所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