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推进生态园林建设打造和谐宜居城市-----BG真人许昌市绿化十年蝶变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28 13:49:46    浏览:

[返回]

  自2012年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作为改善环境、推动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径,作为提升素质、惠及民生的重要载体,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机制建设。

  在2006年许昌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基础上,2016年,许昌市委、市政府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纳入“五城联创”(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园林设计、智慧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五个城市联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市一项重大中心工作强力推进。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许昌市抢抓有利时机,认真做好全市的园林绿化工作,为市民打造了更加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建成区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明显。2017年10月顺利通过住建部验收,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荣誉称号。许昌市是全国第二批获得此殊荣的城市,是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区首家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功的城市。

  截至目前,许昌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由2012年的34.75%提升到36.75%、绿化覆盖率由39.86%提升到41.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0.39平方米提升到16.07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由2780公顷达到4446.7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由505.06公顷达到1011.12公顷。许昌市已逐步形成了“绿满全城、清水绕城、古风新韵、精致秀美、个性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格局。许昌城市“颜值”不断提高,四季可看花,满眼皆绿意,被网民推选为全省“最美城市”。

  坚持高点起步、城乡统筹,突出生态性、系统性、地带性原则,结合许昌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及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三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修订完善了《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了《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年)》、《许昌市林业生态建设规划》、《许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许昌市城市绿道建设规划》、《许昌市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许昌市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体系规划》、《许昌市主城区景观绿化提升规划(2019-2021)》、《许昌市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了环、带、楔、点、片、网相结合,以一轴、三环、六纵六横水系、十纵十横路网为重点的城市绿地系统。多年来,通过实施绿地系统规划,城市中心区绿地布局更为合理,环城大环境绿化初显规模,确定了蓝轴绿脉花廊嵌莲城、两环三带四海二十园的结构格局,形成了“城水共生、绿廊穿插、绿野环绕、林水相依、花城相伴”的内陆林水相融共生的城市绿地风貌特色。

  2011年以来,许昌市相继出台了《许昌市城市绿化条例》、《许昌市城市绿化实施细则》、《许昌市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许昌市城镇绿化植物配置指导意见》、《许昌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指导意见》等规范和指导性文件,制定完善了《许昌市城市绿地养护标准》、《许昌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办法》、《市区沿街城市绿地管理实施办法》、《许昌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绿色图章制度》、《许昌市绿线管理办法》、《许昌市蓝线管理办法》、《许昌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标准》等制度,为许昌的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春季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施工围挡的通知》、《关于加强春季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许昌市中心城区城管系统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试行)》、《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管养提升专项整治攻坚行动》、《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管养提升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加强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许昌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开展“净绿护绿”义务劳动的通知》、《许昌市园林绿化中心关于对中心城区侵占城市绿化带行为全面排查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不仅规范了管理,提升了绿化管理水平,确保我市的绿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2018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绿满许昌”和建设“宜居之城”行动部署,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先后投入资金17.83亿元,建设绿化工程项目433个,垂直绿化种植120.3公里,5.4万亩生态景观廊道,绿道长351.21公里,许昌城区共计建设提升绿地面积14567亩,打造了一批量质并举、功能完善的园林绿化示范精品,着力构建“绿岛镶嵌,绿廊相连,绿带环绕”和“树阵花海”的生态园林城市景观。

  先后建设提升了颍汝干渠公园、滨河广场、北海公园、中央公园、灞陵河樱花园,鹿鸣湖体育公园、长城烟机游园等45个公园、游园,新建了永兴东路、瑞园路、兴业路、颍水路、周庄街、德星路、钧都路、中原路绿化工程、中原西路绿化工程、北航路绿化工程等75条道路,对建安大道、瑞贝卡大道—阳光大道、学院路、莲城大道、文峰北路、劳动路等54条道路进行了绿化提升。

  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实际,充分发挥花卉苗木多样性的地理优势,将带状绿地与道路景观有机融合,围绕“一路一树一花一景”,相继建成樱花大道(魏文璐)、海棠大道(建安大道)、紫薇大道(芙蓉大道)等景观道路,使城市不仅有“绿”,而且出“彩”。在新建道路绿化时,按照“小片林、多色彩”的要求,以乔木为背景,花灌地被复层组景,保留自然植物群落,丰富绿化层次,营造“大绿量”效果。如灞陵路、青梅路、竹林路等新建道路设计新颖,建设规范,采取了乔灌花植物搭配,景石点缀,时令草花相间,景观效果尤其突出,令人耳目一新;在道路绿化改造时,保持“以景观绿廊隔离沿街商铺”的许昌风格,保留道路两侧绿带内现有树木,搭配其他植物,追求生态自然,确保道路绿化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如建安大道、瑞贝卡大道、七一路、延安路等部分道路绿化单调、植物老化等不同情况,合理地将路侧绿地适当改草为林,变“绿茵”为“绿荫”,分车带内整合资源,增加了花灌木、宿根、花卉、球根地被等彩色植物复层种植,达到彩化效果。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注重园林景观与历史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公园绿地建设过程中,着重彰显曹操、关羽、建安七子、春秋楼、灞陵桥、八龙柏等历史文化特色,注重古城、护城河、运粮河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塑造了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园林文化景观。同时,突出大绿量、高品位,增加建筑小品,注重色彩搭配,建成184个公园、游园和广场,打造了“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的园林景观,让市民亲绿近绿,享受绿色空间。近年来,市政府斥资600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西湖公园,再现了德星亭、汉城墙遗址等多处园林景观;打造了曹魏文化广场、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等一批公园绿地;围绕运粮河建设了潜龙广场、登秋台游园等“一河十八景”的人文景观;新建了北海公园、中央公园、鹿鸣湖公园、芙蓉广场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建设了无废公园、党建主题公园、健身公园等主题公园;实施了鹿鸣湖公园、许都公园等8个公园的提升改造,完善应急避险场所建设,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近三年新建、改建公园、游园、广场84处,新增公园绿地252.8公顷,改造公园绿地59公顷,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2.5%。

  积极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绿化达标活动,把任务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市规委会、规前技术委员会对全市新建居住区园林绿化指标逐一审核、把关,力求居住区(单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出精品、上档次,不断提高居住区(单位)的园林绿化水平。在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评选标准的基础上,对全市居住区(单位)绿地率上调5个百分点,打造了恒大绿洲、水岸香樟、健发御园等一批园林式居住区和市人民政府、市实验小学等一批园林式单位。目前,全市共获得河南省园林式居住区(单位)26个、许昌市园林式居住区(单位)317个。

  按照习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统筹本地水、过境水、外调水、天上水和再生水,把南水北调分配的每年2.26亿方水用作城乡居民饮用水,把原来饮用的汝河水、调引的黄河水、提质达标的再生水作为水生态建设的保障水源。投资55.5亿元,实施了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对市区3条河流、5个湖泊统一改造、全部连通。同时,依托成熟的水系工程,突出“沿河一片绿、依河一批景”,2013年以来,投入资金73亿元,大力实施清潩河、饮马河、灞陵河等水系景观建设和鹿鸣湖、芙蓉湖、秋湖湿地等园林景观建设,对建成区水体岸线进行自然化改造,综合实施河道清淤疏挖、生态护坡、湿地净化、景观提升,累计清淤疏挖河道82.6公里,建设生态护坡76.2公里,中心城区河湖水系园建面积1300亩,绿化面积6500亩,绿化苗木45万株,增植132亩观赏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利用原有地形和自然驳岸的原生态景观,构建起以105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城市水系格局,实现了“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水生态景观。

  2014年,市政府投资3亿元,将水、绿、景、文有机融合,整合景观元素,打造游船体系,将环水不环游、暗沟涌动、污水横流的护城河变成了虹桥卧波、杨柳垂荫、樱花漫道、荷塘连绵的河道生态景观,使拥有500多年历史的护城河再现了“十里荷花半城柳”的莲城风韵。

  为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许昌制定了三大水系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措施,完成了城市生态评估,制定并公布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建立了生态修复项目库。为全面修复城区各类废弃地,有效保护生态自然环境,2007年以来,市政府先后三次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对旺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北侧占地150亩的垃圾山进行封场改造、生态修复、绿化美化,修建了灌溉管网,栽植了大叶女贞、辛夷、五角枫等几十种绿化植物,对上山道路进行路面硬化改造,使得臭烘烘的垃圾山四季常青、花香四溢,让昔日的垃圾山摇身一变成为“香山公园”;2015年,市政府因势利导,对东城区一处挖土烧砖遗留的低洼废弃地进行修复利用,通过引水开湖,建设园林景观,精心打造出了一个占地900多亩的鸟鸣水漾、景观错落的秋湖湿地公园。为着力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格局,市政府坚持以促进城乡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为出发点,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和“绿满许昌”行动计划,相继完善了市区38公里外环通道防护林带,营建了市区外围96公里长的第二道环城防护林带;完善了270公里各类景观道路;贯通了市域内清潩河、小洪河、颍汝总干渠防护林带;建成4处总面积10万亩大型生态林海BG真人、5个高档观光农业生态园,大力营造生态林网以及经济林观光带,形成了“平原林海、天然氧吧”品牌。

  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积极推广节约型园林建设,实现了绿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92.77%。采用植物造景,园林绿化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栽植全冠苗木,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树移植,采用多色调、造型树搭配,形成季相变化、植物群落丰富、复层种植的植物配置模式;坚持适地适树,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优先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种苗,严格控制行道树树种更换、反季节种植,通过科学配置,营建以乔灌木为主的植物群落,减少单一草坪应用,节省了建设和养护成本,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达90.63%;推广立体绿化,因地制宜,推广屋顶绿化、墙面、桥体等立体绿化,在道路两侧结合现有的围墙或建筑物墙体,利用爬墙虎、凌霄、紫藤、扶芳藤等爬藤攀援植物进行绿化,在市区实施了92公里的墙体绿化;在河坡种植护坡能力强、耐粗放管理的迎春、连翘、棣棠等地被进行绿化;在护城河、清潩河等公园绿地内设置多处花架,扩展绿化空间,丰富城市景观层次,切实提高城市景观和生态效益;推行林荫路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采取栽大苗、植大绿、速成荫的办法BG真人,积极推行林荫路建设,先后建成建安大道、魏武大道、永昌大道、魏文路等林荫路,为市民的出行撑起了一片绿伞,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应用节水技术,使用微喷、滴灌、渗灌、再生水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术,进行植物养护,同时大力发展集雨型绿地(下沉式绿地)建设。

  长期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园林植物、鸟类、鱼类资源现状,制订了《许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积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植物病虫害,在市区内道路、广场、游园悬挂性诱剂捕诱装置,防治国槐小卷蛾成虫;释放天敌昆虫白蛾周氏啮(nie)小蜂,防治危害杨树、白蜡、国槐的鳞翅目食叶害虫;利用花绒寄甲、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危害柳树、国槐、白蜡、悬铃木的天牛等蛀干害虫,有效降低了市区内喷洒农药的污染和危害,目前,生物防治推广率达56%。BG真人BG真人

搜索